无缝钢管:被忽略的审计署地方债注脚:对GDP比率翻番
1月5日,周日。新年伊始,国际大炒家索罗斯、西方中国通罗奇(StephenRoach,前大摩首席经济师)以至清华大学美籍教授程致宇(PatrickChovanec),不约而同围绕中国债务问题发声。罗奇与索罗斯所见略同:中国努力于保增长跟促改革间游走,如何解决“战术”与“战略”间的矛盾,避免在经济转型中因顾及保增长而出现频密的政策掉头?程致宇则在战术vs战略的高层次讨论中引入内地信贷/债务细节,在罗奇与索罗斯的分析基础上提供了大量数据佐证。
自国家审计署上月底发表中国政府总债务清查报告来,评论家对中国债务问题已作出巨细无遗的评论。然而,有道魔鬼藏于细节中,不少人看报告却看漏了“注脚”。
在审计报告发表后,对危机不以为然者,多得出中国债务问题不足为惧的结论。这种乐观态度,立足于中国国债(中央与地方政府合计)对GDP比率,即使计入或然负债亦未达到世银划下的60%警戒线,遑论跟美英日等发达国相提并论。以这个准则衡量,纵使债务继续以高于GDP增速扩张,中国的负债水平要与西方大国看齐,并非三两年间会发生的事。上述结论是否经得起事实考验?不妨从细微处着手,一窥审计署账怎么算、算漏了什么。基于市场焦点落在地方债身上,除了特别说明,老毕以下推论集中于地方债。
针对审计署的清查结果,一般人注意力落在三个数字上:一、地方政府自身欠下的债务;二、地方政府明确承担的或然负债;三、地方政府并未明确承担,但负债方一旦出事,政府极可能代为清还的或然负债。
根据审计署的报告,迄2013年中,第一项为10.9万亿元;第二项为2.7万亿元;第三项为4.3万亿元。三者合计,地方总负债便是17.9万亿元。坊间对审计报告中地方债环节的分析,大都立足于17.9万亿元这个数字。
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中国债务状况,老毕把截至2013年第二季中国已公布的四个季度名义GDP相加,使之跟审计署对债务的覆盖期相一致,发现迄2013年第二季的一年,中国GDP总额为53.94万亿元。在这个基础上,只须把17.9万亿元地方债除以53.94万亿元GDP,地方债对GDP比率便一清二楚,答案为33%。
此一负债水平严重吗?根据审计署对上一次于2010年底发表的清查报告,地方债总额10.7万亿元,跟新数字17.9万亿元相比,增达67%。中国同期名义GDP“仅”增33.9%,债务增速高于经济增长,促使地方债对GDP比率从2010年底的18%,上升至2013年中的33%。
这15个百分点的增幅,化作百分率便是83%。换句话说,在审计署两次清查相隔的两年半间,中国的地方债对GDP比率翻了近一番,扩张势头惊人。然而,17.9万亿元这个数字,只是论者的“一厢情愿”,审计署一方面在“注脚”中建议报告使用者不要简单地把各类或然负债相加,另一方面引入“支付率”这个概念,以过往案例为参考,计算或然负债的实际敞口。
正因如此,审计署在报告中虽列明中央和地方政府明确或非正式承担的或然负债数字,但涉及地方债的17.9万亿元负债总额,报告中遍寻不获。审计署明确提及的,乃按两个“支付率”计算出来的债务对GDP比率,一为地方政府明确承担的或然负债支付率不高于19.13%,一为非正式或然负债支付率不高于14.64%。在这基础上,地方债对GDP比率与把所有或然负债相加得出的数字大不相同。审计署虽没把这个数在报告中清楚计算出来,但自己计算并不困难。
正如前述,地方政府明确承担的或然负债为2.7万亿元,按19.13%的支付率,实际敞口是5165亿元;非正式承担的或然负债为4.3万亿元,按14.64%的支付率,实际敞口是6295亿元。两数总和1.146万亿元与地方政府自欠的10.9万亿元相加,为12万亿元,相当于53.94万亿元GDP的22%。经支付率调整后,中国地方债对GDP比率,从审计署2010年公布的18%,升至2013年中的22%,增幅从文首提及的15个百分点减至4个百分点,化作百分率则从83%大幅降至22%。
值得一问的是,审计署于2010年发表的上一份清查报告中,地方债10.7万亿元这个数字,是以地方政府自欠债务与所有或然负债简单相加得出的。也就是,审计署当时假设地方政府全数承担偿债责任、在支付率100%前提下得出上述结论。
当局何以在两年半后引入支付率这个概念,跟2010年的处理手法前后不一?“阴谋论”者大概会认为审计署刻意把中国的债务危机淡化,但纵使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情况仍然耐人寻味。
|